鱼 类
长江口水域有丰富的鱼类资源,崇明东滩地处于长江口的最外端,该区域鱼类资源十分丰富。经调查,崇明东滩水域有鱼类14目34科94种,在长江河口区域分布的80%以上的种类在崇明东滩都可以记录到。其中以鲤科、银鱼科、鳀科、鰕虎鱼科和鲀科种类较多。由于围堤将崇明东滩分隔为堤外和堤内两部分区域,堤外受长江径流和潮流的影响,并拥有广袤的滩涂,此水体中的鱼类受季节和长江径流的影响而种类繁多,数量丰富。堤坝以内的区域主要为水产养殖区和河道组成,水体变化较小,鱼类种类较少。根据鱼类的生态习性,可将其分为淡水鱼类、海水鱼类、河口性鱼类、洄游鱼类以及在围堤内河道、沟渠及水产养殖区饲养的鱼类。
淡水鱼类:为终年生活于淡水水域的鱼类,多数种类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水域,除少数种类在此繁殖外,大部分种类随长江径流由上游水体来此觅食。崇明东滩的淡水鱼类有23种,如鲤鱼(Cyprinus carpio)、鲫鱼(Carassius auratus)、赤眼鳟(Squaliobarbus curriculus)、长春鳊鱼(Parabramis pakinensis)、翘嘴红鲌(Erythrocultev ilishaeformis)、鳙鱼(Aristichthys nobilis)、鲶鱼(Siluruis asotus)等。
海水鱼类:海水鱼类平时生活于近海海洋,在生殖洄游或索饵洄游至长江河口近海时,随潮水偶尔进入河口和陆岸浅海域。崇明东滩的海水鱼类有20种,如鳓鱼(Ilisha elongata)、寿南小沙丁鱼(Sardinella zunasi)、赤鼻棱鳀(Thrissa kamalensis)、黄鲫(Setipinna taty)、中华小公鱼(Stolephorus chinbensis)、龙头鱼(Harpodon nehereus)、海鳗(Muraenesox cinereus)、带鱼(Trichiurus lepturus)、银鲳(Pampus argenteus)等。
河口性鱼类:河口性鱼类终年生活于河口及陆岸浅海区的滩涂和水域,对水体的盐度变化有很好的适应性,能够在淡水中生活,又能在近海咸水中生活。崇明东滩的河口性鱼类有18种,如弹涂鱼(Periopalmus cantonensis)、鲻鱼(Mugil cephalus)、梭鱼(Liza haematocheila)、棱梭鱼(Liza caronatus)、鲈鱼(Latolabrax jzponicus)和各种舌鳎(Cynoglossus sp.)、鰕虎鱼等。其中弹涂鱼和鰕虎鱼终年在滩涂栖息,在潮沟中有很大的数量。其他种类则在多潮间带区域觅食。
洄游鱼类:洄游性鱼类包括平时生活于浅海或近海,繁殖时由海入长江河口或上游产卵的溯河洄游鱼类,以及平时生活在江河、湖泊或溪流中,繁殖时洄游到浅海或深海产卵的鱼类。经长江口洄游的有9种:如中华鲟(Acipenser sinensis)、凤鲚(Coilia mystus)、刀鲚(Coilia ectenes)、前颌间银鱼(Hemisalanx prognathus)、鲥鱼(Tenualosa reevesii)、暗纹东方鲀(Takifugu obscurus)、松江鲈鱼(Trachidermus fasciatus)和日本鳗鲡(Anguilla japonica)等。这些种类在洄游期间均经过崇明东滩水域。其中中华鲟、松江鲈鱼为珍稀濒危鱼类,凤鲚、刀鲚、鳗鲡幼鱼在经过保护区附近的水域时形成渔汛,前颌间银鱼、暗纹东方鲀的幼鱼也在崇明东滩及附近水域肥育。
河道及水产养殖区鱼类:崇明东滩围堤内河道密布,并具有大面积的水产养殖区,以饲养中华绒螯蟹和淡水鱼类为主。根据调查,该区域生活的鱼类有28种,其中人工养殖的经济鱼类有鲢鱼(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)、鳙鱼、草鱼(Ctenopharyngodon idellus)、团头鲂(Megalobrama amblycephala)等,野生鱼类包括鲫鱼、红鳍鲌(Culter erythropterus)、黄颡鱼(Pelteobagrus fulvidraco)、黄鳝(Monopterus albus)、鳜鱼(Siniperca chuatsi)、乌鳢(Channa arga)、麦穗鱼(Pseudorasbora parva)等。其中人工饲养的鱼类多为体长20cm以上的鱼类,而野生鱼类主要以体长小于10cm的小型鱼类组成。尽管野生鱼类占总物量的比例较小,但种类非常丰富。该区域大部分鱼类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,对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具有一定作用。